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2020-6-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1)指压法
在家中处理:患者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大多数压3-5分钟就可以把血止住,在家临时可以用干净的卫生纸卷一个柱状长条塞进鼻腔,然后用手指按压同侧鼻翼止血,该方法更实用。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此方法适用于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不能解决问题,医院就诊。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2)局部止血药物
适用于较轻的鼻腔前段出血,此方法简单易行,患者痛苦较小。对于出血区域,可应用棉片浸以1%麻黄素、0.1‰肾上腺素紧塞鼻腔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3)烧灼法
常用的有化学药物烧灼和物理烧灼(包括电烧灼、激光烧灼和微波烧灼等)。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在充分收缩和麻醉鼻黏膜后,出血部位明确可见,可用卷棉子蘸少许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压在出血点处片刻直至局部形成白膜。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4)前鼻孔填塞术
前鼻活动性出血剧烈或出血部位不明确时可应用。
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多数鼻出血患者填塞后可止血,少数患者需行反复填塞或进一步行后鼻孔填塞术。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时可从鼻腔顶部由上向下折叠逐层填紧,也可由鼻底向鼻腔顶部填塞,填塞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切忌将纱条全部堆在前鼻孔处。填塞完毕后,应检查是否仍有血经后鼻孔流入口咽。视情况决定鼻腔填塞物取出时间,对于出血剧烈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在填塞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防鼻腔鼻窦并发感染。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鼻出血治疗,但患者痛苦较大,抽取纱条时,容易造成再次出血。目前有许多替代的填塞止血材料,如膨胀海绵、藻酸钙纤维,止血愈合海绵,止血纱布等,适用于鼻黏膜弥漫、较小量的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痛苦小的优点。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5)后鼻孔填塞术
前鼻孔填塞后出血仍不止,向后流入咽部或从对侧鼻腔涌出,应选择后鼻孔填塞术。
①经典的后鼻孔填塞术:将一根细的导尿管从出血侧鼻底放入口咽并拉出口腔,将后鼻栓塞球的丝线系在导尿管尖端,一手将后鼻栓塞球送入口腔,另一手逐渐拉动导尿管使后鼻栓塞球进入后鼻孔,然后进行油纱条前鼻填塞,再将丝线系在一个纱布卷上,并固定在患者的前鼻孔。后鼻孔填塞的操作较复杂,患者痛苦较大,一般需留院观察,并给予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每日需检查软腭及前鼻孔处有无红肿,并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进食情况,一般可填塞3~7天。
②气囊或水囊填塞法:用带通气管的气囊(Foley管)作后鼻孔填塞,不仅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且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多学者认为Foley管的应用使后鼻孔栓塞简单可行,在急症处理中有明显的优势。患者可取任何体位,操作简便,止血迅速,患者身体损害小,治疗效果好,气囊压力大小可由注入液体控制,可随意调节,对鼻黏膜刺激小,损伤轻,而且容易掌握应用。
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鼻内窥镜的使用,该方法逐渐废弃。大多数鼻出血,已经没有必要应用该方法去处理了。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6)经鼻内镜止血法
随着耳鼻喉器械的进步,微创手术的开展,近年来鼻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并行电凝止血或者低温等离子止血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优点在于对鼻腔各部,尤其是前鼻镜不易观察的上部、后部及鼻咽部等深在、狭窄区域明视下止血,准确可靠,相对于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极大地减少了对鼻黏膜的损伤,患者痛苦小。可全麻,可局麻,并发症少。该方医院普遍推荐的止血方法。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7)动脉栓塞
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严重鼻出血的诊治提供了帮助,通过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可对出血部位定位并对该部位的血管进行栓塞治疗。其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选择性地置于动脉主干,行造影并观察颈外动脉分支,在确定出血的血管分支后,自导管内注入栓塞剂即可止血。动脉栓塞可应用于:难以控制的原发性鼻出血、外伤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破裂及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等。该方法可直接显示出血部位和原因,止血效果迅速、见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在出血量大的危急情况下,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但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技术要求较高,患者的花费也较大。对于过敏体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肝肾功能不全者为禁忌,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需要应用该方法治疗的病人甚少。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8)血管结扎术
目前一般应用较少,多应用于严重鼻出血、经上述各种治疗方法仍不能止血者。在结扎前,应先尽量正确判断出血的来源,再决定结扎哪一根动脉。一般鼻腔上部的出血可行筛前动脉结扎术;鼻腔后下部出血者应行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结扎术。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9)鼻中隔手术
鼻中隔黏膜划痕术,适用于鼻中隔前下部小血管扩张引起的反复鼻出血,经以上方法治疗后,仍然复发的病例。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将鼻中隔黏膜划痕以破坏扩张的小血管网,达到防止反复鼻出血的效果。也可采用微波、激光、射频、低温等离子等方法破坏扩张的小血管网。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可行鼻中隔矫正术。
鼻出血的局部止血方法
(10)其他手术
对于鼻腔或鼻窦肿瘤引起的鼻出血,应视具体情况和肿瘤的性质或先止血,或手术切除肿瘤,或采用放疗,或结扎颈部血管以止血。
点击或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