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进修体会
2021-4-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人生,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 ——塞廖尔·约翰逊 三个月的英国伦敦进修生活一晃就过去了,短暂而忙碌的这三个月里,通过在医院(RoyalFreeHospital)的血液科、血友病中心和肿瘤科的观摩学习,亲身体会到了英国医疗服务的优缺点,同时也感觉到自身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英国的国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科技、经济及政治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先进的医疗体系,即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系(NationalHealthService,NHS)对各国医疗管理部门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NHS是唯一为全体国民施行免费医疗服务的系统。NHS成立于年,是卫生部下属的一个机构。分为NHS Trusts(NHS医院)和PrimaryCareTrusts(基础医疗服务体系)。前者又分为AcuteTrust:急重症医院,以内外科为主;CareTrust:特殊的精神病健康服务和老年人健康服务;MentalHealthTrust:医院和当地社区精神病医疗服务;AmbulanceTrust:急救服务体系,包括回应急救电话,特殊事件的急救服务和日常病人的转运;ChildrenTrust:医院,医治各类儿科疾病包括癌症,整形和脏器移植等;FoundationTrust:医院,医院财政一部分靠政府拨款,医院以捐赠,基金的形式筹集,这类医院有医院,医院。医院属于FoundationTrust。医院看到的标示为:RoyalFreeLondonNHSFoundationTrust。NHS系统的费用来自英国政府,全体国民的医疗费用、疾病预防费用均从中支取,只要你在NHS医院治疗,无论门诊、住院均免费。这里包括所有在英国的人,无论你是英国国籍、永久居留权的人,还是到英国旅游、学习的,还是非法居留的。只要你需要得到医疗救护,医院,只要提供你的姓名,年龄,居住地址,药物过敏史等基本信息后,都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而且是最好、最恰当的治疗,我在进修期间就看到好多欧洲国家的血友病病人在这里看病,享受英国的免费医疗。但与当地患者谈到免费医疗,他们都说没有免费,因为他们已经交税,自己在花自己的钱。与此同时,该院还建有自费病区,提供给特殊人群。医院成立于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英国医院之一。是伦敦医院及校园,是学术健康科学合作伙伴(UCL Partners)的创始会员。医院,在英格兰死亡率和感染率医院之一。每年提供超过88万次的护理。目前有三个院区。院本部有病床多张。员工多人。医院的服务理念是主动欢迎、积极尊重、清晰沟通、可见性安心。员工通过给予患者热情的欢迎和问候、让患者感觉在家一样、做好每一个患者的准备、对患者表示同情等方式来达到主动欢迎。通过尊重不同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人的隐私、尊严和独立性、与他人协同工作并随时感谢、多注重患者及同事的不同意见、尊重其他成员在团队中的贡献来实现积极尊重。在清晰沟通方面,员工通过在沟通上花足够的时间、多重视沟通、在沟通中要随时尊重、合理的沟通方式、使用多种沟通工具进行沟通等实现。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发现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不断提高患者的护理和服务、通过创新和进步来改变技能和技巧等方式达到这些方式达到可见性安心。医院国际部主管为曲志刚颁发培训证书在3个月的进行期间我跟随院方指派的Consultants参加相关科室的交班、查房、门诊及各种会议。这些会议包括MDT、教学、结果讨论、新进展、形态学教育、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等各种会议。在我参与的病房工作方面,患者均为单独病房,每个患者均有2-3个护理人员。查房医师的无菌观念非常强。病人周转非常快。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在MDT会议上决定。几乎所有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均有相关的指南,并严格按指南执行。而我感触最深的也是这一点。这样医院得到的治疗均是相同的。部分患者为难治复发病人,则在MDT会议上讨论选择进入有关临床试验。在化疗方面,有单独的化疗门诊,并规定好哪些化疗方案在门诊进行,哪些在病房进行。许多在国内要在病房进行的化疗方案在那里均在门诊进行,让我吃惊不小。门诊方面,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门诊。开设的门诊专科非常详细,如今天是骨髓瘤门诊,明天是淋巴瘤门诊等。每个患者均有单独的诊室,护士会提前把今天预约好的患者名单放在医生诊室里,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常是一个team完成门诊,门诊一般在早晨9点开始,结束时间不等,一般在下午2-3点结束,中间不休息。Team由一个consultant和2-3个医生组成,通常预约的病人30-50余人,最多见过70几个的,也见过6-8个(在血友病门诊),如果碰到疑难病人,级别较低的医生会请示consultant,由该医生决定诊治,如不能决定,交由MDT讨论。我见到的部分患者因病情改变治疗时consultant直接查指南就做出决定。不管门诊还是病房,均非常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患者诊疗之前consultant都会向患者询问是否同意像我这样的clinicalobserver参与诊治过程,绝大部分患者均同意,有1-2位患者因特殊原因被拒绝。好多患者听说我来自中国,均非常热情,并在有空闲的时间问许多关于中国的问题。一般一个患者诊治时间在1小时左右。和中国医生的诊治过程差不多,但在交代病情和患者交流方面花费时间要长得多。一般情况下,在诊治过程中会有一位护士陪同诊治过程,这位护士会对诊治患者进行长期管理。由于患者诊治时间长短不一,患者有可能等待时间较长,但候诊室安安静静,没人抱怨,绝大部分患者都在读书。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感觉英国医生不会被患者经济情况等因素影响其的判断,所以在病房、门诊医生都会为患者提供指南中最有利的治疗方案,而患者基于信任也乐于接受治疗。部分患者也不接受治疗,医生也只能尽量劝患者进行治疗。我在门诊碰上好几位血液肿瘤患者不愿化疗,也用“偏方”自己治疗,医生只能尽量劝阻。安排的部分门诊是护士主诊,还有临床药师主诊,他们均可开药给患者。也花大量时间和患者交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由一个临床药师主诊的抗凝门诊,对患者开出的抗凝药物的副作用有专门的单子进行告知,告知一项打钩一项,这样就非常完整。
医院的会议真多,经常我的consultant参加完这个会又去参加那个会,通过参加这些不同的会议发现,这些会议目的明确,高效运行,参加会议人员无辈份之分,畅所欲言,许多会议护理人员也参加,并在部分会议上起重要作用。在肿瘤科,我问我的consultant这么多会议会觉得烦不烦,她回答说这些会议她非常喜欢,因为年轻医师可从这些会议学到好多东西,而像她这样的参加会议可能讨论的结果对患者非常有利,能使患者享受到最佳治疗。参加几次会议后发现这些会议真的针对性非常强,时间也不是非常长。而且这些会议均在上班时间进行,因为在英国人工费用非常高,下班开会加班费老板会掏不起的。在进修期间,我特别注意医患关系及医疗安危问题。在英国,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好多人认为自己小区内住着医生是非常光彩的事情。回想在英国地铁、车站、排队时均看到许多人在看书,我想这可能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方式吧。看到的医患关系均非常友好,比较和谐,跟国内相比是好得不得了。患者都会认为医生会给他最好、最合适的治疗。对于等待,我曾问过一位患者,他讲医生是大忙人,在处理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事情,我等待一会儿是应该的。在进修的后期,因为接近圣诞节,好多患者在门诊都带圣诞礼物给医生,而他们都愉快的收下来。其实在医疗安全方面,医院也在尽量完善,到处都有的监控,经常碰上巡逻的安保人员。在候诊区,墙上的电视不停的出现“禁止拍照”等,许多地方都会有一张告示:攻击或侮辱医生的行为将不能容忍,将会被追究法律制裁。我曾就医患关系和consultants讨论过,他们告诉我不满意的患者也有,但一般不会攻击或辱骂他们,因为出现这种行为要受法律制裁的,即使有疑问也有专门的投诉部门可以投诉解决。在急诊会碰上打架、醉酒等情况,但有安保,警察也会马上赶到,所以感觉不到这方面的压力。其中一个consultant告诉我她认为最有危险的一次是一位患者因某些问题对她瞪眼,然后一言不发的走了。在跟随临床医生的同时,医院还给我们办理了图书借阅卡,可免费在图书馆查看最新文献和下载书籍,在这期间查阅了很多文献,并下载了相关书籍。图书馆还对我们进行了查阅文献,评价文献、临床科研设计等方面的讲座,受益匪浅。三个月的进修只是看到了英国医疗体制的冰山一角,但资源丰富、分配公平、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先进性,医疗环境的舒适、医疗人员待遇的优厚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是大家的共识。这次进修我对许多医疗事务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通过进修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