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鼻出血病因研究医生手记
2020-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利特尔区黏膜发育不良,或黏膜被潜伏在体内的疱疹病毒损伤,被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损伤血管。血管因受损直接破裂,或者在其他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
儿童、少年反复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
利特尔区在组织学上有显著特点:
1、利特尔区位于鼻中隔最前下部,靠近鼻前庭。从鼻孔吸入鼻腔的空气先经过利特尔区旁鼻腔。利特尔区黏膜很容易受到空气的低温、污染物刺激。
2、利特尔区黏膜内有利特尔动脉丛。利特尔动脉丛是在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交汇处,两系动脉的分支在此交汇成细动脉网。两系动脉血液交汇于此,血液容量增大,可引起局部血压升高,小血管扩张。利尔特动脉丛容易出血。
3、在利特尔区动脉丛邻近的静脉成网,构成克氏静脉丛。克氏静脉丛静脉汇入颈内、颈外静脉。克氏静脉丛也容易出血。
4、利特尔区的血液循环,呈明显的潮水样波动,这利于对吸入的空气加温、加湿。
5、利特尔区的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的分支,是三叉神经分支的远端枝梢。
儿童、少年反复鼻出血是利特尔区细动脉硬化引起的吗?不是。细动脉硬化是容易发生破裂出血,但是,细动脉硬化是长期高血压或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儿童、少年年龄小,不会发生细动脉硬化。
利特尔区血管丰富,受到吸入空气的刺激,且血液呈潮水样波动,这些仅仅是利特尔区血管容易发生破裂出血的组织学、生理学基础。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不足以引起鼻腔反复出血。这些因素,都是鼻出血的易感因素,不是引起反复鼻出血的充分条件。
况且,从治疗角度看,这些因素是不可改变,也基本不可治疗的。其中,稍微有点治疗作用的保持心平气和,不激动,血平和不热,避免利特尔区的潮式血液循环的波动过大,血压波动过大。但是,这方面的治疗效果是很有限的,因为,谁也不能确保完全避免发生情绪激动、完全避免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
从病理学的病因分析,造成儿童、少年反复鼻出血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利特尔区的血管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损伤。
笔者认为,造成利特尔区血管受损的病原微生物有来自体外的(包括寄生在鼻腔的病原微生物),也有来自体内的。
自然界长期有病原微生物,既有病毒,也有细菌,也有其他病原生物。鼻腔也长期有寄生的病原微生物。这是不可避免的。
正常的情况下,这些来自体外的病原微生物不能穿过鼻黏膜屏障进入体内损伤血管。引起感冒的因素会导致鼻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增加,病原微生物可趁机侵入体内。
笔者认为,反复发生鼻出血的儿童、少年,还有一个因素是其鼻黏膜发育不良,鼻黏膜屏障作用低于正常水平。这个因素通常被忽略。而鼻黏膜发育不良是支配鼻黏膜的神经功能不正常引起的,这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相应的脑神经受压,相应区域的颅内压过高。这个因素也通常被忽略。
笔者认为,来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是寄生在三叉神经节的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有长期寄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能力,可长期存活,并不时沿神经纤维播散到其支配的黏膜,引起黏膜受损。
综上所述,儿童,少年反复发生鼻出血的机制是:利特尔区黏膜发育不良,或黏膜被潜伏在体内的疱疹病毒损伤,免疫力有缺陷,被来自体外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损伤血管。血管因受损破裂,或者在冷空气或空气中致敏物质刺激下发生痉挛,又在局部潮水式高血压协同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
对儿童、少年反复鼻出血,可针对上述病因治疗,消除病因即可痊愈不复发。
年7月1日于颐园
[1]《8年制大学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3版第~页;
[2]《8年制大学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第~、~页;
[3]《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第36~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