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访摄影师巫文云
2023/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樊航利(以下简称樊):你是我采访的第一位整形医生摄影师,你是怎么走上摄影之路的?在你们这个行业中,摄影的人多吗?
巫文云(以下简称巫):最初,我接触摄影是因为职业需要。做手术的时候,需要拍一些术前术后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病例的第一手资料,对清晰度、设计构图、美感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我觉得,既然要拍就要拍好,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应该学一下摄影。
摄影本身就是一个记录美的过程。在整形医生中,喜欢拍照的人非常多,但像我这样如痴如醉、执着追求的人并不多,得到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认可的更少。
纳米比亚,鲸湾港,巫文云摄
新疆,喀纳斯,巫文云摄
樊:作为医生,你的工作非常忙碌,你是如何平衡摄影、工作之间关系的?
巫:医生工作确实很忙,几乎全年无休,而且上班基本都是10个小时起。但正因为如此,我会抓住不多的宝贵时间创作。比如,上次去黄山,我订了当天最晚的航班到达,然后马不停蹄地上山、抢光线,拍完后,乘坐晚上最晚的航班飞回北京,次日便回归工作岗位。可以说,我是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拍摄。而且,一个地方我至少会去两次,第一次是让自己沉浸其中、主观感受,第二次则是做好详细攻略、带着清晰的目标前往。大家都说摄影艰辛,可我却乐在其中。
新疆,伊犁,巫文云摄
加拿大,贾斯珀,金字塔湖,巫文云摄
樊:你认为拍到一张好的风景照片靠的是什么?
巫:我认同森山大道的那句话“欲望淡薄的人,是无法拍照的”。因为对美的渴望,在接触摄影的十几年中,我去了加拿大、非洲、冰岛、挪威、俄罗斯、日本等很多地方,足迹也遍及祖国的各个角落。今年,黄山下了两次雪,我去了两次;因为疫情出不了京,但只要下雪,我就去故宫拍摄。
很多人说我运气好,叫我“巫师”,只要到了拍摄地,想要的都能拍到。第一次去牛背山就遇到了佛光、云海、金山……但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对我充分准备的回报。这得益于我的工作习惯,比如,在手术之前我会制定完整的手术方案,并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并准备备选方案,应变能力直接体现医生的水平高低。所以,作为一个从事外科行业的摄影师,我会在拍摄前做大量功课,包括天气、时间、摄影点的选择,将变量降到最低,增加作品的成功率。即使遇到变化,我也能及时调整拍摄方案,争取做到有所收获、不枉此行。
冰岛,众神瀑布,巫文云摄
加拿大,阿西尼波因,落基山,巫文云摄
四川,亚丁,巫文云摄
冰岛,韦斯特霍恩山,巫文云摄
樊:坚持摄影这么多年,你觉得对你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巫:其实我很感谢摄影,可以说,它带给我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摄影带给我充沛的体力,外拍的时候,通常都是背着二十几斤的设备跑一天,体魄无形中得到了锻炼。我是年生人,快60岁了,但依旧可以在手术台前站一天,在多米的高原也能坚持走两三个小时。
其次,作为外科医生,在工作中需要心无杂念;作为管理者,公司的运营、决策、发展都需要深思熟虑,只有外出拍摄的时候,我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放松,脑海中只有眼前的风景,只想把风景拍好。在我看来,外出拍摄的辛苦和工作的辛苦完全是两码事,我可以站在零下40℃的严寒中静待雪鸮的到来,也可以每天只睡2至4小时,只为等待那转瞬即逝的最佳光线。每次外出拍摄,都相当于给自己“充电”,每次回来,我对美都会有新的认识、感悟。
再者,摄影促进了我事业的发展。整形手术越来越强调审美设计和审美能力,恰好摄影带给我的就是这两方面的提高。但真正有意识、有能力提升审美设计和审美能力的医生却是少之又少,这是目前整形市场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造成修复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巫文云
作者简介:巫文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医院院长,主要拍摄风光题材,出版有摄影作品集《等云来》(中国摄影出版社,)。
*节选于年第05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标题《与美同行——访摄影师巫文云》摄影/巫文云采访/樊航利。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田相洁